1947年,许世友和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的内线部队,在胶东地区打响了保卫战。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不仅夺回了根据地,还向敌人的地盘发起了反击。这次能赢,除了我们军队自身的优势外,蒋介石在指挥上的失误也帮了不小的忙,简直就像是给我们送了个“助攻勋章”。
1947年,国民党军队发起了“九月攻势”,攻打胶东的是由整编第八、第九、第二十五、第五十四、第六十四师,还有整编第七十四师的第五十七旅,一共16个旅,他们合起来叫做胶东兵团,由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亲自指挥,他还兼任胶东兵团司令。同时,国民党还派了整编第八十三、第二十八、第五十九、第七十七师去守住滨海、鲁中、鲁南这些地方的重要地点和路线,并控制住了那些占领区。
后来啊,刘邓大军往南去了大别山,陈粟部队也南下到了豫皖苏地区,这样一来,蒋介石的地盘中心就受到了威胁。按照蒋介石的行事风格,只要哪里交通线受到威胁,他就得调兵去保障畅通;重点城市受到威胁,他又得派兵去增援。反正呢,他就是完全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按照对手的套路来调动军队。咱们瞧瞧,那些围攻山东根据地的国民党主力部队,就是这么被调动起来的。
1947年11月,第九师先坐船再转运到汉口,加入了攻打大别山刘邓大军的队伍。差不多时间,黄百韬带的第二十五师也被派去安徽大别山打刘邓。那个土木系的第五十四师呢,12月从主要战场撤出来去了青岛。陈诚在东北那会儿,它又去了东北战场。还有那个粤军的第六十四师,在胶东吃了败仗后,就退到青岛周边了。
说白了,范汉杰原本用来攻打胶东的主力部队,像整编第九师和第二十五师,早在1947年11月就被调到了大别山。他手头剩下的就只有整编第八师、五十四师、六十四师这三个师,外加王耀武在远处指挥的整编七十四师的五十七旅了。
在边境防守的四个师里,其中的第二十八师也在1947年11月被调去大别山,任务是追捕刘邓的部队。
在1947年8月到10月那会儿,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山东的部队在山东战场上打得挺激烈,你来我往的,我军掌握的县城一度减少到五十几个。不过,等11月份他们几个厉害的师被调去中原后,山东战场上的优势就完全到我们这边了。到了12月,我们山东的部队还把敌人往胶东进攻的队伍给赶回了他们原来的几个大城市。
瞧瞧“微操高手”蒋介石在战场上的那些奇特指挥,不难发现,要是只看他在战场上如何调动兵力,这家伙简直就是“心不定,输得精光”。他想要的东西太多,结果啥也没捞着。他调兵遣将的那一套,简直就是照着毛主席的战略来的。不知道蒋介石晚年望着大陆时,会不会琢磨琢磨自己当初哪儿做错了。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