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11日讯近年来,临沂沂河新区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11+1”特色产业园区体系建设,立足辖区传统仪表产业,创新成立仪表产业链党委,从建链、活链、稳链、延链上持续发力,精心打造“以智为汇,点滴为泉”党建品牌,推动党的建设和产业链培育互融共促、良性循环、同频共振,形成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仪器仪表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攀高向新、逆势突破。
盛夏时节,走进位于白沙埠镇的山东冠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产业链党委委员、公司董事长郑文虎表示:“仪表产业链的持续赋能,让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成立仪表产业链党委是沂河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产业链党委汇聚29家企业力量,整合工信、经贸、应急、环保等多部门资源,大力实施“红链引领”和“服务赋能”工程,聚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断点,提振企业敢闯敢干的信心,着力打破政企沟通壁垒,实现对策共商、大事共议、难题共解、实事共办,共同构建联建共建组织体系。
工作推进中,产业链党委依托正在建设的仪表产业园区,积极主动作为,在活链、稳链、延链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召开仪表产业发展座谈会、“协同创新.共聚发展”交流会、政银企对接推介会、外贸业务培训会、人才招引对接会等活动10余场次,累计梳理企业需求清单23条,联合区政务服务中心驻厅窗口党委等部门开展审批服务走“近”产业链活动,对市场主体登记、工程建设项目手续办理以及创业担保贷款等内容,为链上企业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对企业提出的问题现场解答,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帮助13家水表企业熟知税收优惠减免政策,争取到更优惠的信贷政策、更便捷的审批程序,先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68个。
仪表产业链党委还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天河超级计算淮海分中心大数据分析,设立研发中心或技术创新中心,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为智能仪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算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建共建,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共建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载体,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团队及科研机构,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先后达成合作意向9项,陆续落地合作6项。一系列常态化服务联系机制的运行,极大增强仪表行业发展信心。党建链接下,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辖区仪表企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
“下一步,以仪表科技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聚焦品牌建设,带动中小企业卡位入链,进一步补链强链,构建起园区内‘精密铸造—核心部件—智能仪表’的全产业链闭环体系,实现‘上下楼即是上下游、左右邻就是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格局,力争将园区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仪表专业生产基地及产业集聚区,进一步确立在国内民用计量仪表领域的龙头地位优势,实现仪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沂河新区仪表产业链党委书记赵森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通讯员王伟勋)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