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的智能化高端纱线纺织产业园内,机器声轰鸣不断,一根根丝线在智能设备上飞速缠绕成筒,PBT高弹丝、包芯纱线等高端产品正从生产线持续输出。这个总投资6亿元的省级重点项目,以“数字孪生+智能制造”双轮驱动,不仅填补了陕西包芯纱线生产的行业空白,更串联起“化工原料—纺织材料—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为陕南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新标杆。
走进标准化厂房,400余台套智能化设备有序运转,清梳联、自动络筒机等高端装备勾勒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生产图景。据安康裕丰华纤维有限公司与安康智港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华介绍,该项目重点打造了10万锭智能化纱线生产线、7条PBT高弹丝加弹生产线及1条POY原丝生产线,其核心产品包芯纱线的生产技术打破了陕西行业空白,让陕西在高端纱线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PBT高弹丝作为新一代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泳装等领域,包芯纱线更是高端纺织的关键原料。”孙华表示,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将这些高品质纺织材料的生产能力引入陕南,不仅结束了陕西对这类产品的外部依赖,更凭借智能化生产工艺,使产品质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项目的价值不仅在于单一生产,更在于对产业链的重塑。通过招引POY原丝、PBT高弹丝等上下游配套企业,这里正形成以陕西永丰特种纱线有限公司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串联起“化工原料—纺织材料—终端产品”的完整链条。这种集群效应有效衔接了安康现有服装纺织、鞋袜生产、毛绒玩具面料等产业,实现区域内资源整合与互补。
作为集约发展的典范,该项目在70亩土地上创造出惊人效益:亩均投资达860万元,预计亩均产值715万元、亩均税收36万元,年总产值将达5亿元。目前,项目已直接带动280余人就业,随着产能逐步释放,这一数字还将持续增长。
从传统纺织到高端智能化转型,汉阴正借该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项目不仅完善了陕西省纱线纺织产业链条,更以“标杆效应”带动区域产业升级,推动汉阴从纺织原料供应地向高端制造基地转变,为全省纺织服装产业迈向中高端提供坚实支撑。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陈团结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