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9月23日,2025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上,一批全球首个、国内首批、性能全球最高的科技成果密集亮相。
一个多月前的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发布全域一体化数算网调度平台、行业首个面向广域网的网络大模型与多智能体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发布基带电路AI自动设计工具链。
再往前追溯,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南京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在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南京成果占据两席。去年,南京更是以29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居全国城市第三,185项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的63.8%。
创新南京,何以攀过一峰又一峰?
多域突破,科技成果密集“上新”
金洽会重点发布环节,当AI数字人清晰讲解“中国星链”的“星语者”时,这款由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星间激光通信终端,正在太空轨道上完成关键测试。
今年4月1日,该终端随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入轨,开展天地融合网络技术验证任务,目前正在启动双端瞄准、捕获、跟踪与稳定建链测试,可实现1.25千兆比特每秒至10千兆比特每秒多速率通信。
“激光通信终端是空间信息网络的核心设备,可以在太空中实现‘万里穿针’般的高精度建链,传输速率高达10千兆比特每秒,相当于一秒传输一部高清电影。”英田光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终端在光机热稳定性、高隔离度收发以及批量化制造等多项技术上实现突破,可有效满足星座规模化组网星间通信需求,标志着我国在低成本、可量产商业级星间通信技术方面迈上新台阶。
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