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治少阴虚,热与水蓄烦呕居;
小便不利口又渴,泽胶猪茯及滑石。
图片
《伤寒论》:猪苓汤
【处方】猪苓(去皮)、茯苓、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9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利水。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的发热,渴欲引水,或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津,入阿胶烊消,分二次温服。
【辨证要点】
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 由于是水热互结在下焦,当然也存在着气化不利问题,所以小便不利是它的主症(像五苓散一样),同时它热像很明显,热邪伤阴,所以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
【随证加减】
用治热淋,可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
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图片
猪苓汤的运用
1、治小便淋痛
王某,女,29岁,某医院职工。小便淋痛反复发作已二年余,服龙胆泻肝丸、呋喃妥因时效时不效。昨又犯病,尿频急,色黄赤,艰涩难溺,灼痛难忍。询知素腰脊酸痛,体倦乏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胃纳可,大便调,月经正常,带下色黄,量多稠秽。望其痛苦容貌,愁思百结,舌淡红,苔薄白。切其脉,沉而细数。诊其腹,腹软不痛。脉症相参,此肾阴虚损,湿热下注证也。
单纯清热利湿以治,则利去一分湿,伤其一分阴;而纯以滋阴,则又有碍湿热之泄,施治之矛盾,致两年间屡治屡犯,终不愈也。当滋阴与清利并施,如是则阴虚可复,湿热可去。拟猪苓汤加味:
猪苓10g 、茯苓10g 、泽泻10g、 滑石15g 、阿胶10g 、赤小豆30g 、白芍15g、 甘草10g ,三剂
二诊:今日复诊,笑逐颜开。谓服药当晚,尿急、尿痛减轻。三剂尽,痛苦全失。惟仍腰困烦热,眩晕耳鸣,此阴虚一时难复也。原方去白芍、甘草,加山药15g ,丹皮10g ,令服十剂,并嘱少劳多逸,以除病根。
2、治肾结石,尿道结石
倪海厦用此方治疗肾结石,尿道结石,一日服三次,见石下停药,三剂无效停药。
图片
3、治泄泻
梁某,男,4岁,1994年6月13日就诊。患儿泄泻清水样大便七天,曾在镇卫生院治疗,服藿香正气丸、保和丸、枳术导滞汤、土霉素、痢特灵以及静滴氯化钠加庆大霉素等中西药,但泄泻难止,后其母带来本院门诊治疗。
症见:泄泻如水状,日行十余次,纳呆,神疲倦怠,啼而无泪,舌光绛无苔,脉弦细数。查:血象正常,粪便无血液、粘液。
证属湿热泄泻伤阴。治宜清热利湿,育阴止泄。
方用猪苓汤加牡蛎:猪苓15克,阿胶15克(烊化),茯苓12克,泽泻12克,滑石20克,牡蛎20克。
服1剂泻减,舌上津回。守方加麦冬12克,五味子3克,太子参12克。连服3剂,诸症俱除。后改参麦加四君子汤善后。
按语:湿热作泄,见眼神困倦,啼而无泪,舌绛无苔,是伤阴之表现。阴虚肾气不充,关门失禁,水奔大肠则泄而不止。水偏渗大肠,故小便不利。故以猪苓汤育阴化气以利水,分清别浊。加牡蛎者,为摄纳阴气而为之,乃仿一甲煎之义也。
图片
4、治小便不利
胡希恕案
乔某,男,44岁。
十年前曾患前列腺炎,近又较重。
初诊(1954年8月20日):小便中有白色沉淀,性欲减退,头晕,口渴,汗出,小便频数而量少。苔薄白,脉显数。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曰:“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因与是方加薏苡仁一两、大黄四分。
二诊(1954年8月24日):小便中白色沉淀已消失,头疼、头晕大减,汗出、口渴未已,脉仍数。
与小柴胡汤加生石膏二两,以清热止头疼。
三诊(1954年8月27日):头疼、头晕均已,脉数减,但又见小便白浊。
嘱以上两方交替服用,各三剂。
猪苓(去皮)、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3g)
图片
5、治输尿管结石
岳美中:猪苓汤、石韦散治疗输尿管结石
砂、石淋病,为“尿中之砂”。《医宗必读》谓“如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也”。此虽取类比象之说,但从临床观察,认为其内有湿热留滞,固不可移,所以多数患者有小便短赤,尿道炽热症状。若湿热灼伤脉络,则尿血;蒸于肾之外府,则腰痛。因而可用清热利湿法治疗砂、石淋病,亦即现代医学中之泌尿系统结石,结石可望排出,而获得痊愈。
5.1施某某,男性,53岁,印尼华侨。
1962年4月16日初诊,患者述:两个月前,开始右侧腰痛,尿血,经某某医院X线摄片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相当于第3腰椎之下缘处,有约0.8x0.5厘米之结石阴影,同年3月,又进行泌尿系统静脉造影,结石下移至骨盆腔,估计距离输尿管口约5厘米,因来求诊。疏以猪苓汤治之。
处方:猪苓9克,茯苓9克,泽泻12克,滑石18克,阿胶9克,水煎服。
5月2日复诊:前方服14剂,小便血止,尿转短赤,仍腰痛。一周前,腹部平片检查,结石位置未动,因改服下方:
金钱草60克,滑石15克,石韦12克,冬葵子9克,海金沙12克,车前子12克,泽泻12克,茯苓9克,水煎服。
上方服近20剂,结石排出,诸症消失而痊愈。
5.2余某某,男性,50岁,干部。
曾因腰痛住入某某医院,该院摄片检査,左侧输尿管有约0.3x0.4厘米之结石阴影数个。1962年6月初诊,疏方如下:
石韦9克,木通6克,车前子12克,瞿麦9克,滑石12克,茯苓12克,甘草梢9克,冬葵子9克,金钱草30克,泽泻12克,水煎服。
服药至28剂,小便时随之排出结石5块,大者如黄豆,小者如粳米。后检查,结石阴影消失,诸症亦未再现。
禁忌
因本方为渗利之剂,若内热盛,汗出多而渴者忌用。
图片
猪苓汤与五苓散的异同
猪苓汤与五苓散均为利水渗湿之常用方,其中泽泻、猪苓、茯苓为二方共有药物,皆治小便不利、身热口渴。
猪苓汤与五苓散最大的区别,前者在脏,后者在腑。
五苓散证乃因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而致,故配伍桂枝温阳化气兼解太阳未尽之邪,白术健脾燥湿,共成温阳化气利水之剂;
猪苓汤所治之证乃因邪气入里化热,水热互结,灼伤阴津而成里热阴虚、水气不利之证,故配伍滑石清热利湿,阿胶滋阴润燥,共成利水清热养阴之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牛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